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镍铬不锈钢  >  国内 > 正文

专家建议持续优化和创新灵活就业金融供给

近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灵活就业创造了非常大的空间。9月26日,参加2023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暨数经济开放研究平台学术峰会“数字平台经济与灵活就业”主题论坛的专家,围绕互联网平台如何结合数据提升大量灵活就业群体的金融可得性和金融健康等展开研讨。

与会人士分析,可考虑通过平台数据化工具促进人力资本金融化,同时,强化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金融服务供给或将成为金融机构设计产品和提供服务时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方向。

“数字化的发展对就业提供了很多机遇,也带来很多挑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在数字化背景下就业呈现技术化、智能化、服务化、个性化四个特征,同时带来互补效应(创造就业)和替代效应(自动化替代劳动)。

蚂蚁集团研究院院长李振华介绍,互联网平台沉淀了很多数据,可以匹配雇佣双方的信息,所以平台能够比较好地刻画灵活就业人员的信用。比如目前蚂蚁集团大概为380万卡车司机提供了1000多亿元贷款,为很多网约车司机提供购车贷款等。

“过去,灵活就业因为工作地点、时间不确定,保险服务供给比较难。”李振华说,目前,蚂蚁“零工宝”能够自动化实现信息匹配、填报,以电子化的方式极大程度降低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成本。目前“零工宝”的用户近2000万,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我们发现灵活就业人群有以下基本特征:年轻、收入不稳定、存在就业行为特征,他们大都有平滑收入、一次性大额资金和‘断档期’需求。”58同城党委副书记、58数科副总裁余训培说,基于此,58数科尝试设计一些金融产品以解决他们的需求。

例如,为解决人力资源行业用工企业与灵工结算账期错配问题的应收账款保理,为扩张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招聘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保险(“伙伴计划”),为获得相关技能和证书的金融支持(“技能贷”),以及失业补充保险(“奋斗保”)等。

“我们希望业内各机构能有更多的耐心和投入、更多开放和共享的理念,同时为重点帮扶群体设计‘兜底’方案。”余训培说。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陈云分析,现在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的缴费义务大部分需要自己承担。数字平台的出现把雇主、劳动者和平台联系起来,可以把他们的权利、责任、义务都展现出来。保护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和改善社会保障状况,如何清晰界定和平衡各方责权利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迟巍表示,在分析灵活就业时,要关注长期的人力资本积累问题。她建议鼓励支持知识型众包平台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型灵活就业比重将日趋上升。

曾湘泉表示,促进灵活就业,需要关注几个重点问题。一是平台灵活就业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亟待提升,二是人才职业化的素质和能力有待加强;三是灵活就业社会保障创新不足;四是数据平台建设任重道远等。

“未来,对于平台来说,需要为灵活用工人员提供他们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内更多的金融服务来促进他们的创业、就业和提升消费水平,增长空间很大。”李振华说,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增加灵活就业相关投入特别是社会保障的投入,同时,国家社会保障层面上也需要加大相应的配套投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副部长、研究员卓贤表示,对不少灵活就业从业人员来讲,社会信用是缺失的,很难在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得信用贷款,或者购买价格合适的商业保险。未来,可考虑通过平台数据化工具促进人力资本金融化,为灵活就业者提供适合他们的金融产品。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亚太可持续金融创新工作组负责人朱韵也表示,无论是从人力资本的提升还是嵌入式金融创新发展来讲,强化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金融服务供给或将成为金融机构设计产品和提供服务时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方向。

资讯编辑:刘佳惠 021-26093916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